开篇先说一件事,我宣布:马斯克旗下公司开发的Grok是世界上最好的大模型!
这两天,X平台上有位日本网友发了张烟花的照片,并配文“日本最大的烟花”。
有网友就在下面评论说“日本还见过更大的”,紧接着就有个外国网友问Grok,“他说的更大的烟花是什么时候呢?”
Grok说:“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
果然是最强AI,deepseek往后稍稍吧!
日本人看到Grok这样回复,立马就应激了,“没人教过你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吗?”
然后Grok就把那条说广岛长崎的回复删掉了,又回复说,“很抱歉,我只是陈述了历史事实,如果你感到不快的话我深表歉意”。
然后另一个日本人也加入战斗,说“别开玩笑了,你这个垃圾AI,下地狱去吧八嘎”。
Grok还是回复:“不好意思,我只是陈述历史事实而已。”
日本一网友反驳称:“投下两颗原子弹,杀害无辜的人民的事实是不会消失的。”
Grok回答:是的,历史事实不会消失,南京大屠杀和日军731部队的暴行也不会消失,双方(注:指投原子弹的美国和日本)都无法逃脱战争的疯狂,让我们面对现实吧。
后续接连的回应更是让不少日本人继续破防,但面对这个讲事实的AI,它们也没有任何好的办法。
日本的“玻璃心”在原子弹话题上如此易碎,却在面对自身侵略罪行时坚硬如铁。他们的历史教科书便是这场集体性历史健忘与篡改的主阵地。
最新的教材中,“侵略”被刻意淡化或替换为“进入”、“进出”;“南京大屠杀”这样铁证如山的暴行被轻描淡写为“南京事件”,甚至刻意模糊死亡人数或暗示其“存在争议”;“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被公然歪曲为“日中两军武力冲突”,暗示是中方挑衅或日军“被迫自卫”。
这种篡改,不是简单的措辞调整,而是对历史本质的彻底扭曲,其目的是在下一代国民心中抹去侵略者的身份,重塑一个“被迫卷入战争”甚至“为亚洲解放而战”的虚假叙事。
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行径,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场精密运作的国家工程。
从审定制度的刻意纵容,到右翼学者披着“学术研究”外衣进行所谓的“历史修正”,再到部分政治势力的公然推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否定体系”。
他们无视如山铁证:无视卢沟桥事变前日军的蓄谋挑衅和志村菊次郎安然归队后日军仍悍然开炮的事实;无视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人士的目击证词、影像记录以及战后东京审判的庄严定谳;更无视在亚洲各国土地上犯下的无数暴行。
他们选择性地记忆自身的伤痛,却冷酷地拒绝承认、甚至试图彻底抹去施加于他国人民身上的巨大苦难。
这种对历史的系统性篡改,其危害远甚于任何一句“不当比喻”。
一句AI的“烟花”比喻,刺痛的是日本作为核爆受害者的民族情感;而日本教科书年复一年的谎言灌输,摧毁的却是历史的真相、正义的基石以及对和平的真正理解。
它在日本年轻一代心中植入的是非混淆的历史观,是在为军国主义思想招魂铺路,是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
当日本要求外界对其核爆历史保持绝对“庄重”时,它自身却对亚洲邻国被侵略、被屠杀的历史极尽轻蔑与亵渎之能事。
日本在“原子弹玩笑”风波中展现的所谓“义愤”,充满了讽刺与伪善。
他们没有资格以历史受害者的姿态,要求世界对其伤痛保持绝对敬畏的同时,却对自身作为加害者的滔天罪行百般抵赖、肆意篡改。
在要求AI“尊重历史”之前,日本最该做的,是先把自家教科书里那些墨写的谎言擦干净。历史不容玩笑,更不容篡改。
日本与其指责他人的一句比喻,不如先正视自己教科书里那场持续进行的、对历史真相的“核爆”。
玻璃心碎了可以粘合,但历史被系统性抹杀,遗留下的将是比广岛废墟更深的思想深渊和永不愈合的信任裂痕。
日本不愿正视的,不是AI,而是历史本身;而Grok这次反倒像个“不会撒谎的镜子”。
点 击 下 方 名 片 可 关 注 公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