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张林在办公室拿着两张照片来回对比,一张是命案嫌疑人李小力年轻时拍的黑白结婚登记照,一张是一个名叫“王辉”的发福中年人的照片。
1994年,因为帮母亲与邻居吵架出头,李小力持刀造成两个邻居一死一重伤后潜逃。而57岁的“王辉”则是一位高调的民间“智库专家”,在北京工作生活,经常参加各种活动,接受电视台采访。看上去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在警方高科技的“天眼”下露出端倪。2025年2月17日,民警开展了抓捕行动。到案后的“王辉”供认,他就是逃亡了31年的李小力。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案件发生在31年前,当时李小力家和被害人家都住在大连甘井子区某村的四户联排平房内,李小力家住最东边,是外来户;被害人家住最西边,是老租户。
两家都经营着食杂店,存在积怨。民警马剑平说,1994年8月18日晚上10点多,李小力听到母亲和邻居的争执声,看见母亲与他人发生了推搡,于是提刀出门,争执中刺中两人,最终造成一死一伤。
见到自己闯下大祸,李小力当即逃跑。接到报案后,警方第一时间组织抓捕,但碍于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抓捕未果。
刑侦大队大队长张林说,民警们掌握的信息是李小力已婚,提取到了他一张比较清晰的黑白结婚证照片,还有他的一代身份证信息。刑侦大队每年都会把积案翻出来重新梳理,但碍于当时技术不发达、侦查条件差,这起案子一直没有重大推进。
2024年底重启积案专项工作后,2025年1月,警方组成追逃专班。依托新型警务模式与大数据思维,警方判定李小力与一个北京的自媒体人“王辉”相似度很高。另据民警了解,“王辉”是身份证上的名字,但他对外宣称自己叫“李辉”,工作中,同事们都叫他李老师,而不是王老师。
民警发现,“王辉”在互联网上十分活跃。他在多个平台开设自媒体账号,还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民间智库专家。
记者从天眼查查询发现,“王辉”任一家名为智商国际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经理,持股80%。智商国际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26日,是一家以从事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为主的企业。
“王辉”也通过自媒体对公司进行推介。在2024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他写道:“智媒发展研究院是智商国际传媒成立的下属机构,是智库+媒体的新型民间智库,由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共同发起成立。”王辉自称“院长”,而“智媒发展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
在某新闻网站,“王辉”比较活跃,他的账号共有7408篇内容,超过2080万的阅读量。
在这个账号的多篇文章中,“王辉”在文末介绍自己时加了很多头衔,比如智库专家学者、优化营商环境专家、资深媒体人、经济学博士、谋士,多个课题组专家等。
“王辉”还开通了微信视频号“智媒研究中心”,其中有个系列视频叫“辉言微语公益大讲堂”,在这一系列视频中,画面是“王辉”本人的照片。
2025年2月17日下午,警方在北京通州区宋庄某艺术馆内将“王辉”当场抓获。在对李小力进行了初审后,民警们发现,其实李小力并没有他自己包装得那么“高端”,实际上他现在的生活可以用落魄来形容。
在落网前,李小力租住在一个群租房里,一室一厅租金每月3500元。记者看到,这户住宅入户门上贴了很多催缴水费单,最早是2024年7月的。
记者联系到“王辉”租住房子的中介林峰,林峰说,“王辉”自称是吉林人,女朋友在吉林,有时来北京陪他。林峰告诉记者,2018年“王辉”住在潘家园附近,开了家古玩店,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他从林峰手里租了间一室一厅的房子放古玩、字画。房子的客厅被“王辉”装修成工作间,用来接待朋友。客厅里摆放类似红木的大书桌,几把行政办公椅,“一进他的办公室好像进了政府机构,觉得他有官方背景,一般办公室不这么布置。”
林峰说,2023年9月之后,“王辉”经济上出现危机,搬到被抓前住的群租房,并开始拖欠林峰的房租,将近6万元。2024年上半年,林峰曾带“王辉”去银行打印过征信报告,林峰看到,“王辉”的报告单上显示他的信用卡、多个贷款平台逾期。
民警从李小力的口中拼凑出他的逃亡轨迹,1994年作案后,李小力潜逃到内蒙古某地,在那里他花钱找中间人,以外甥投靠亲戚的名义落户在一个独居老人的户籍上,改名叫“王勇柱”。
从此,他用假身份开始生活,两三年后,他去了吉林白城。李小力在白城找了女朋友,两人合伙开了一个演艺公司。他因此结识了不少文化圈的人,有人推荐他去北京发展,说那里的工作机会更多。于是,李小力开始研究重新“漂白”自己的身份。
民警景昌鹏说,李小力是个“混圈”的人,参加些饭局,认识些朋友,跟这一拨儿的朋友混圈混熟了,再去认识这些朋友的朋友。他的微信好友、电话通讯录好友中有经商的老板和文艺圈的艺人,“怎么认识的这些人没法说清,但是他交友范围确实比较广。”景昌鹏说。
目前,李小力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李小力、王辉、李辉、王勇柱、林峰均为化名)(摘自6月27日《新京报》作者 乔迟)
以上文章刊登在《报刊文摘》7月2日第4版
欢迎订阅2025年的《报刊文摘》哦~~
现在就动手,为自己、为父母、为亲朋好友订一份《报刊文摘》。资讯泛滥时代,我们为读者把关;破除信息茧房,拓展多维视野。
对了,别忘了您还可以为正在读书的孩子订阅一份,《报刊文摘》三版的诸多哲理美文可都是写作文的好素材哦~
最重要的是,《报刊文摘》可是一份可以听的报纸!订阅一份纸质报纸,可以免费获得一份价值150元的电子报!电子报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一键收听。
现在,您还可以在《报刊文摘》网站(bkwz.jfdaily.com)上看电子报哦!
《报刊文摘》邮发代号3-15,全年150期,订阅价138元。绝对物超所值!
微信一键订报纸请点击下图
订报咨询电话:11185-9-2
订报完成后,可在“中国邮政”微信号中查看订单。
您也可以去邮局订阅,《报刊文摘》邮发代号是3-15
【礼上加礼】
保留好全年订报截图,可在本号免费开通价值150元的有声电子报,播放给爸妈听。
开通方式
一、点击本号下方“微信订报”按钮→选择“纸媒绑定入口”。
二、按提示输入信息并上传全年订阅单截图或照片。
三、点击本号下方“点我读报”按钮,可查看全文即表示已开通。
从哪里可以看到报刊文摘电子报?
设置星标方便找到
“”一键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