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职业黄金期,从大学毕业到40岁,只有短短十几年。如果这几年没有积累出抵御风险的生产资料,中年后会变得异常艰难。而二十几岁又恰恰是一个人能力最弱,认知最低时候,如果没人指点,没人提携,走了弯路,就可能被同龄人拉开极大的差距。
人生不像游戏,输了可以重开。我也走过不少弯路,中年稍懂了一些,却已错过了很多机会。新年伊始,给孩子们一些建议。我努力真诚一点,让自己不那么“妈味儿”。但既然是道理,免不得像说教,还请多多包涵。
一、情绪稳定
5年前,一个好朋友跟我说:女人只要没有情绪,就能无往不利。
我对此并不在意,但是5年来的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在昭示我,这句话有多正确。
我曾是一个情绪波动很大的人,总爱争输赢,但我逐渐认识到,这样的情绪释放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反而会使情况更糟。
东方甄选的孙东旭就因为情绪失控,在直播中因激动摔手机,损害了公司形象。而董宇辉则表现出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面对同事背刺、上司批评、薪资泄露,始终保持冷静和克制。
可怕的是俞敏洪,他已经和资本融为一体,无论受多大的委屈,永远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一副笑嘻嘻、你说了算的脸。面子可以不要,利益把得死死的。
这就是情绪心法: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语言、行动都服务于目标,短期目标服务于长期目标。
至于情绪,毫无意义。
二、敢于斗争
我是个讨好型人格,讨厌与人冲突。
年轻时我看到同事在领导办公室里污蔑我,第一反应竟然是躲起来,因为这题超纲了我不会,撞见了尴尬怎么办?
还有一次,我鼓起勇气公开在会议上反驳另一个同事,回去一晚没睡着,一直回想:为什么没有发挥得更好?
生活处处都是不合你心意的人——会甩锅的、会推活的、会揽功的、会压榨的,人不可能活在真空里,躲没有用。
所以毛泽东说:进攻是消灭敌人的唯一手段,也是保存自己的主要手段。
不要惧怕斗争,勇敢地迎接斗争,边界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中建立,哪怕这次输了,他人也会斟酌斟酌,“搞他是不是太麻烦了?”
三、价值第一
价值是财富和尊重的基础。我们必须不停思考自己对他人的价值。
近两年失业潮,许多人把突然被裁形容为“毫无预兆”。然而,如果我们能从价值的角度出发,思考自己对公司的贡献和重要性,应该能对自身在公司的安全性有所预判。
婚姻生活中,持续为伴侣带来价值也至关重要。很多人一结婚就躺平,一旦关系出现裂痕,就开始责怪对方忘记自己曾经的付出。家固然是放松的地方,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成长和贡献。
有人问总是这样想累不累啊?对不起,我从未见过不累的人生,不吃思考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除了爹妈,没有哪种爱是完全无条件的,一旦在伴侣眼中失去价值,将随时面临出局。时刻觉察自己对他人价值几何,才能抵御生活的不确定性。
四、以终为始
从你进入职场第一天起,就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财富、晋升,还是为创业铺路?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行动策略。
想搞钱?就该去风口行业,或者考虑成为销售,解决客户需求。
想升职?那就琢磨领导心思,让其对你更放心,更信任。
想创业?那就看参与哪些行业活动获取声望,建立哪些人脉为我铺路。
很多人,看上去目标明确,面试时问钱问发展清清楚楚,进了公司跟同事熟络起来,就开始把“领导是否善解人意”放在第一位。
董明珠为什么对孟羽童这么上头,屡次在各种场合诋毁?因为她发现自己一开始就被骗了。孟羽童从没想过接董明珠画的饼,她才不会被5000块钱月薪的接班人给忽悠,人家目标始终拎得清楚,以格力为垫脚石,打造IP。
五、勇于实践
过了30岁,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生活并非黑白分明。表面上的善恶逻辑背后,实际是一套更为复杂的人情世故。我们大多数小镇做题家上来的人,之所以在工作后变得这么弱鸡,因为我们一直在应对标准化的考试,缺乏应对人性复杂面的实践。
《红楼梦》里有那么多女孩,机敏的探春,世故的宝钗,凌厉的小红,她们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老道,算起来平均年龄都不满14。
回想咱们14岁,多么懵懂!根本原因在于,贾府就是一个修罗场,这些女孩从小就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学会了精准地判断和应对各种情况。对于一个人来说,选A还是选B远不如洞悉人心的能力重要,后者才让人受益终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孩子算一百道题,不如让他路边卖次红薯。放下书本,想清楚哪些才是未来人生真正需要的技能,到实践中去学,不断碰撞和修正,才能更好地适应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