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城说。
最近,四川遂宁公职人员孙先生兼职送外卖的事,火爆了各大媒体。
有的体制内网友感叹:“太心酸了,铁饭碗都这样了啊。”
有的体制内网友高兴起来了,终于放开了,不用偷偷摸摸增加个人收入了。
但是,笔者觉得放开体制内搞副业,可能不是个什么好信号。
加上最近某报重提“过紧日子”,某些地方薪酬下降,甚至发不起工资,一些体制内的网友担心:
“体制内会不会裁员,薪酬调整还没有到头,体制内工作要从“铁饭碗”变成“瓷饭碗”?”
反正,笔者觉得当一个本该最“稳定”的群体开始送外卖,当这件事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事就没那么简单。
一、孙先生为什么送外卖?
笔者最近就写过一篇体制内兼职的文章。
因为最近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公务员可以搞副业了。
之前还只是列举哪些副业可以做,哪些副业严禁做。
而这次宣传直接上案例了……
要知道,以前体制内兼职这事,全国性法律可是原则性禁止的态度。
看了相关报道,这个孙先生也是体制内的公职人员,他为什么可以送外卖呢?核心主要是两点:
1. 单位发文支持:孙先生所在单位下发了公职人员可以做副业的相关通知,为其兼职提供了政策依据。他主动提交“从事副业”的申请,经单位批准同意后,才正式开始兼职送外卖,符合单位管理制度要求。
2. 工作可能不忙:孙先生选择在每天下班后的晚上8点左右开始接单,平均每天送三个小时左右,利用的是业余时间,不会影响其本职工作,符合公职人员从事副业需“利用业余时间且不影响工作”的规定。
孙先生还说,单位通知下发后,身边不少同事都“动”了起来,有尝试跑代驾的,也有跑网约车的。后续,如果有更合适的副业,他也会积极考虑和尝试。
按照以往的逻辑,公职人员生活困窘到需要送外卖,某种程度上是“家丑”,官方通常会低调处理,避免引发体制内不稳和社会焦虑。
但这次恰恰相反,各地媒体大肆宣传,而且单位还特意下发了可以做副业的通知,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二、为什么体制内可以兼职了?
我们先来看孙先生所在地区的财政收入情况。
2024年,该区财政收入为23亿元,较2023年下降16%,终止了近几年财政收入上涨的趋势。
地方财力紧张的背景下,基层的焦虑逐渐体现出来了,担心饭碗不保。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体制内的一些变化:
薪资调整已经开始。凤凰网报道,某单位已经两个月没发绩效工资了,所在地区的区级单位甚至三个多月没发工资了。他们的口号叫‘保六争九’,就是保证一年发6个月的工资,争取发够9个月工资”。还有的说,近几年的收入,“总体薪资降了20%”。于是,推测再不让机关单位的人去干点别的活计,真的没有办法了,可能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各地松口“公务员做副业”的风声。
事业编的“铁饭碗”也在生锈。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在搞“员额制”,逐步改成劳动合同管理。另一方面,教师、医生这两个最大的事业编群体,也面临危机,在某书是不是就有说工资没有发的消息。
体制内网友自我调侃说:当“地主家”都开始没有余粮的时候,允许“长工们”自己出去刨食了。
笔者不知道,公开放开体制内搞副业,会不会是一场“压力测试”和“预期管理”。
但是,通过这件事,不得不思考三个问题:
是不是主动打破“铁饭碗”预期?官方或在主动为“铁饭碗”去光环。它在温和地,却又毫不留情地告诉你,体制内不再是避风港,收入的稳定性和福利的确定性,未来都可能面临调整。孙先生,就是第一个被推到台前的“样本”。
“过紧日子”不是口号。当“一杯茶、一张报”的旧印象,被深夜骑电瓶车的背影取代,它在最直观地告诉所有人:连最稳定的群体都在负重前行,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幻想轻松?
为未来的“结构性优化”做舆论铺垫?当大家都接受了“公职人员收入不高、生活不易”这个设定后,未来任何关于薪酬改革、福利削减、甚至机构精简的动作,社会层面的心理阻力都会小得多。
或许这就像企业裁员前,会先放出风声,取消下午茶和各种福利一样。
上面未必真差那点福利钱,但通过这种方式,能快速传递“勒紧裤腰带”的信号,既响应了号召,又最小化了核心利益的震动。
结语
人民日报之前发文说,“过紧日子”是一以贯之的要求,而非权宜之计。
这句话,很多人当时没读懂。
现在,孙先生送外卖的事,或许实实在在的给我们提了个醒。
但是,孙先生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中年人,跑外面一小时赚30元,也确实辛苦。
而且,很多愿意出来搞主业的,大多是体制内被边缘化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开支压力很大。
但是,也有人担心,一旦这个口子开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搞副业肯定影响副业,甚至会这是弊大于利,可能出现以权谋私现象。
业务橱窗
一、整合重组类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资产资源整合重组、产业类主体打造、国有平台公司组建等。
二、评级提升类
评级优化提升、产业类主体评级(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5亿区县AA评级城投,可操作提升评级到AA )。
三、发展规划类
国资国企改革服务、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法人治理与组织管控、人力资源体系设计。
四、投融资类
政府债务/城投存量债务化解、政府投融资机制体制改革。
五、其他
付费咨询、常年顾问等。
城投业务交流合作,欢迎加微信:daloong308,谢谢!
为方便对接沟通、交流,本公众号搭建城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流桥梁,如您是地方政府、财政国资等
职能部门、城投公司的,或者券商、银行、评级、会所、评估等第三方机构的均可免费申请加入。
城投群介绍文章:《欢迎大家加入城投微信交流群》
需要购买本人知识星球后,联系人加群,请备注加群1或者群2。
本人联系方式如下:daloong308。